旧版回顾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人才培养
 
  精品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才培养->精品课->正文

校级精品课《秘书实务》课程简介

2015年06月08日 10:26  点击:[]

一、课程定位

长春师范大学的秘书学专业,是吉林省首个申办成功的秘书学本科专业,它紧密结合吉林省区域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东北亚经济核心区,面向全国,着力强化学生办文、办会、办事的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具有广阔的社会应用背景和实践价值。同时秘书学专业探索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加强人文素养积淀,具有专业特色,从而具有先导示范作用和理论价值。《秘书实务》课程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应用型本科秘书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课程设计理念,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教学方式核心;以理论教学、实训操练为课程内容经纬,在建设与改革中形成了“重应用、重技能、重社会需要”的“三重”课程模式。

二、课程性质

《秘书实务》是我校秘书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秘书实务》的知识模块课程向上承接《秘书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向下延展《应用文写作》《社交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办公自动化》《电脑速记》,本课程是在科学分析学校办学定位,明确秘书学专业以培养立足东北亚经济核心区,面向全国,着力强化学生办文、办会、办事的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设置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秘书实务》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秘书日常各项工作内容,掌握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秘书工作的综合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秘书工作的操作技能,形成秘书的职业素质。着力强调“办文、办公、办事”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从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四、课程概要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训课二部分内容。共设计29讲,72学时。其中理论课16讲,38学时;实训课13讲,34学时。分为概述、个人素养篇、职业能力篇。概述介绍秘书实务的概念、内涵及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素养篇重在加强道德礼仪修养、积累秘书工作技巧,因此从商务礼仪、沟通技巧、形象设计、语言表达、职业减压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职业能力篇重在对秘书日常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包括:秘书接待、差旅服务、印信管理、值班工作、会务工作、保密工作、办公设备使用管理、文书运转与信息管理等诸多内容。

五、教学大纲:

概论篇秘书实务概说

 个人素质篇第一章秘书沟通技巧

 个人素质篇第二章秘书现代商务礼仪

 个人素质篇第二章秘书社会调查报告讨论

 个人素质篇第三章秘书职业形象设计

 个人素质篇第四章秘书减压技巧

 个人素质篇第五章秘书口才技巧

 个人素质篇第六章秘书时间管理技巧

 个人素质篇第七章秘书语言表达技巧训练

 个人素质篇第八章秘书求职与面试技巧

 职业技能篇第九章秘书接待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章秘书差旅服务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一章秘书印信管理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二章秘书值班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三章秘书会务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四章秘书保密工作

 职业技能篇第十五章秘书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

 职业技能篇 第十六章 文书运转与信息管理

六、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经过多年的甄选,目前本课程教材决定采用杨峰主编的《秘书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教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审定的教材,吸收了近年来秘书实务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借鉴英美等国秘书实务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该书体系结构比较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要求,适合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同时还指定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等作为主要参考书。

此外的辅助参考书有:《秘书实务》,陆瑜芳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秘书实务与实训》,谢世洋,清华大学出版社;《秘书写作实务》,李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会议组织与服务》,李艳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形式

根据《秘书实务》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法、调查汇报法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实训练习环节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整合四大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课上和课下的联动学习。

八、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路、措施及其效果:

秘书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改革目标,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手段的改善,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机制的构建为保证,以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工作重心。在过程中突出文学院的教学、教研和科研特色,强化学科优势,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秘书实务》课程在建设与改革中形成了“重应用、重技能、重社会需要”的“三重”课程模式。

(一)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秘书实务》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秘书专业能力的培养。基于秘书学专业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修改为方向,明确“应用型”培养目标,提高课程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为了提高《秘书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课程组负责人带领课程组的核心团队成员与外聘的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的任务、所需培养的能力与教学内容进行能力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构建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框架,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分项目和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内容。目前全国各高校的秘书学专业基本上仍然下设在文学院之下,秘书学专业学生与汉语言专业学生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上雷同。而我校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自2010年到2014年以来,经过2012、2014年两次修订,专业系列课程中秘书学方向比重逐步增加调整为52.54%。并且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三分方面予以特征性强调。《秘书实务》课程作为秘书学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上我们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在2014年修改教学大纲中,从第6学期修改为第5学期授课,这种修改主要旨在提高学生对秘书实务课程的接受程度,更早接触专业核心课程,为职业能力夯实基础。

(二)实际教学中以“技能性”为中心,进行课程建设。

1.跟踪行业发展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进行课程开发。针对企业“来之即用、用之能行”的要求,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具体内容如下:《秘书实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环节,以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提升职业素质和品位的个人素质篇建构秘书工作的学养基础;以强化技能训练,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职业技能篇为学生提供今后工作的保障。

2.把职业资格证书知识点纳入课程理论教学:以“秘书岗位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为基本知识点参照系,结合考试教程和《秘书实务》交叉点进行重点课程理论教学,同时把握职业资格证书的高职高专层次与本科课程的差异性,注重对专业理论素养部分的深入教学。

3.探索课程教学的多元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了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法、调查汇报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与互动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相互交流,而且实现了这些信息的相互构建。同时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交往,还重建了民主的、和谐的平等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4.以考试改革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与锻炼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引导;丰富考核形式,打破传统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从深入、确切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外,还相应增加操作技能考试和成果性考试2013年实行课程考试改革,更增加了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的多元考试方式。更新考试标准,成绩评定方面,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平时的到课率、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平时作业、测验、小论文等综合为平时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培养,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负面影响。由姚兰老师承担《<秘书实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校级教研项目也在实际教学检验中取得实效。

5.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课程组成员大胆尝试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手段教学。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100%推行多媒体教学,大量的使用了教学PPT,根据实训内容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如办公实训操作软件、社会调查汇报视频制作、ppt制作等等,并且运用我校4A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qq群、微博、长师大秘书学论坛、电子邮件等,实现了与学生课上、课下的网络交流。

6.教学研究的开展实现了教研对教学的促进性、带动性。在建设《秘书实务》课程体系期间,课程组的主要成员先后完成或参与了多项省部级、校级教改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完成教研项目的过程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掌握了教育发展的规律与前沿,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尤其是将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课程的改革中。

7.课程管理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采取集体备课制度,共同撰写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及教案,共同探讨案例分析,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也使学生能享受高水平的集体智慧的教学效果;建立教学研讨制,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秘书实务方面的研讨活动,讨论交流秘书学前沿问题,并及时融入教学中。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实训教学、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秘书实务》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向社会需求转变,针对实训教学特点进行了以四大课堂整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改革:第一课堂:理论课上的实训课程——第二课堂:校内开展实训活动——第三课堂:校外综合性实训——第四课堂:网络课堂。通过四大课堂实训整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同时,积极开拓秘书实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先后建立了长春市公交集团西南汽车公司、西昌汽车公司,东盛汽车公司;长春师范大学办公室、团委、学生处、网络中心;长春市七十二中学;长春市欧亚商都办公室;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六个实践基地,先后进行了2010级文秘教育、2011级文秘教育、2012级秘书学的专业暑期、假期实习活动。通过学生在具体秘书、企业文员职位的学习和实际操练,丰富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更深化了继续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秘书实务》“三重”课程模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使学生处理秘书事务能力、分析解决秘书工作问题能力大大增强,内塑学养、外塑形象,为今后参加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团队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在秘书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实际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专业学习有了兴趣,目的性强。

3.积极开展精品课建设,教师积极开展《长春师范大学秘书学业专业“三重”课程模式研究》等教学改革立项工作。通过教改立项,教师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真正内涵以及在本科层次开《秘书实务》课程对培养秘书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5.通过实现校、企深层合作,使课程建设更贴近社会。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模拟实践指导、学生实习、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展专题讲座,使我们的课程建设、课程目标更贴近社会、行业,使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总之,《秘书实务》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有一套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辅助性教材、电子讲稿、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与习题集),我们正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要。

九、教学团队:

(一)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负责人:杜若松,33岁,东北师大博士,文学院文秘教研室主任。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春师范大学教学标兵。 主持教研省级立项并完成1项,科研立项省部级2项,校级2项。发表论文16篇(教研论文3篇),其中CSSCI4篇,中文核心5篇。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 2010年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参与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6月吉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4年9月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其他主讲教师:

姚兰,28岁,讲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主讲《秘书实务》、《秘书学》课程,2013年主持《长春师范大学秘书实务课程考试改革》项目。在《秘书实务》教学方面,积累一定经验,深受学生喜爱。

何婷婷,女,33岁。吉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发表教研论文9篇,其中中文核心级别2篇。主持校级课题2项。

于为,34岁,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中文核心级别2篇。

(二)队伍结构与整体素质

《秘书实务》教师队伍年富力强,专业教师4人,讲师4人,年龄均在28-35之间,教师队伍年轻化、发展潜力大。专业教师中研究生比例达到100%,博士数量50%,学历层次高。本硕博均为21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学缘结构良好。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本课程组4位教师均参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取得改革成果:先后独立主持及完成省级教研课题 1项,参与完成或在研省级教研课题3项,发表教研论文10篇,其中4篇为核心级别。在科研工作方面,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之余撰写和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以研促教。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中文核心级别以上8篇。出版教材1部,获得科研、教研经费累计7万元。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可发展的空间。

    说明: IMG_257

    说明: IMG_259

十、实践教学条件

文学院有专业秘书速录室1个,面积30平方米,设备15台,价值47万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速录实训条件。拥有自主学习室2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学生在校内可以利用这些教室进行自主式学习。具备基本茶艺、西餐、服装搭配的教学项目和教学设备,使用状况良好,基本设备定期维护、完善,建立了实训室使用基本制度,配备专人管理。实训室建设规划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建设茶艺训练室、西餐训练室等独立实训室。

    说明: IMG_256

学生们在速录实训室学习

    说明: IMG_257

学生们在练习茶艺礼仪

    说明: IMG_258

        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室学习

    说明: IMG_259

    速录设备

    说明: IMG_260

    说明: IMG_261

    说明: IMG_262

       

    说明: IMG_263

十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  教学设计与方法:

课题组教师探索课程教学的多元教学方法,积极使用了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法、调查汇报法等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秘书实务》的“实务”得到了具体体现。同学们对此反应热烈、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佳。

    说明: IMG_256

学生实际进行现场模拟

    说明: IMG_257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汇报的成果展示

    说明: IMG_260

    说明: IMG_261                                                                                          

(二)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及效果:

本课程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与学生沟通无障碍,激发了学生实训自主性。

1.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秘书实务》课程组现已100%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断完善补充。降低了理论学习知识的掌握难度,丰富补充了授课内容。2.根据实训内容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例如办公实训操作软件、社会调查汇报视频制作、ppt制作等等,学生对此反应热烈,积极参与。3.课下指导交流的媒介现代化:利用微信群、qq群、微博、长师大秘书学论坛、电子邮件、课程网站等信息化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检查与反馈,具有迅速、及时、简便易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学生对此评价良好。

十二、参考文献:

1.《秘书实务》,陆瑜芳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秘书实务与实训》,谢世洋,清华大学出版社;

3.《秘书写作实务》,李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现代会议组织与服务》,李艳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闭